第12章 柳如烟开坊·江南绣庄传琴艺(1 / 2)
西域商会分舵后院的议事厅内,轻松的气氛被管事送来的那个沾满泥土的狭长木盒瞬间打破。油布包裹,老乞丐相赠,指名给“半字先生”的“薄礼”…每一个词都透着诡异。
“故人相赠?”何济剑眉微挑,接过那沉甸甸的木盒,入手冰凉。他并未立刻打开,指尖凝聚一丝心字诀的力量,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缓缓拂过木盒表面。反馈回来的气息驳杂而古老,带着浓重的泥土腥气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地底极深处的阴冷感,但并无直接的恶意或诅咒陷阱。盒身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早已被岁月侵蚀的纹路,依稀像是某种祭祀的场景。
“黑风谷…”慕容月蹙着眉,艳丽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那是西域有名的死地,传说曾是古战场,怨气冲天,等闲人不敢靠近。一个老乞丐在那里送东西…”
“无妨。”何济掂量了一下木盒,脸上重新露出那招牌的痞帅笑容,带着一丝玩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是‘薄礼’,哥哥我就却之不恭了!晚晴,收好它,带回祖祠,让初雪的冰魄真气先镇着。我倒要看看,是哪个‘故人’这么惦记我。”他随手将木盒递给楚晚晴,动作轻松写意,仿佛只是接过一件寻常物件。
楚晚晴小心翼翼地接过木盒,入手那股阴冷让她打了个寒颤,但何济的镇定给了她信心:“嗯!交给我!”
处理完这突如其来的插曲,何济的目光转向一直安静坐在角落、怀抱琵琶的柳如烟。这位江南花魁,气质温婉如兰,在慕容月商战大捷的喧嚣中,如同静谧的港湾。何济心中一动,一个念头浮现。
“月儿的西域商会风风火火,为咱们桃源赚足了金银和面子,功不可没!”何济笑着走到柳如烟面前,很自然地在她身边的锦凳上坐下,手臂搭在她身后的椅背上,形成一个亲昵的半包围姿态,“不过嘛,咱们桃源的风雅,也不能落下。如烟,你的琴艺冠绝江南,就这么藏着掖着,岂不是暴殄天物?”
柳如烟抬起秋水般的眸子,望向何济,眼中带着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何济嘴角勾起,眼中闪烁着促狭而温柔的光芒:“哥哥我想,在武陵城最清雅的‘翠竹巷’,给你盘下一座带水榭的园子!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烟雨琴坊’!不卖别的,就卖你柳大家的琴音,还有…由你亲手指点、融合了琴韵雅意的江南绣品!让那些附庸风雅的家伙们,捧着金子来求一曲,求一方绣帕!如何?”
这提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柳如烟心中漾开涟漪!开设琴坊,传播琴艺,将音律之美融入刺绣…这正是她深埋心底的梦想!她不再是被人赏玩的花魁,而是受人敬仰的琴艺大家!她看着何济近在咫尺、带着鼓励和宠溺笑意的俊脸,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美眸中瞬间盈满了惊喜与感动。
“侯爷…您…您真的…”柳如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指尖无意识地拨动了怀中的琵琶弦,发出一声清越的颤音。
“当然是真的!”何济斩钉截铁,顺势握住她放在琵琶弦上的那只微凉的柔荑,轻轻捏了捏,“哥哥什么时候骗过你?银子月儿出!地方晚晴找!人气嘛…”他坏笑着凑近柳如烟的耳边,压低声音,带着温热的气息,“哥哥我亲自去给你站台!保管让那些公子哥儿,为了听你一曲,挤破门槛!”
这亲昵的举动和带着点无赖的承诺,让柳如烟白皙的脸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如同初绽的桃花。她羞怯地想抽回手,却被何济握得更紧。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那份毫无保留的支持,她心中的感动化作了巨大的勇气和决心。
“妾身…谢侯爷成全!”柳如烟不再躲闪,抬起螓首,迎上何济的目光,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彩,“定不负侯爷所望,将‘烟雨琴坊’打造成桃源在武陵城的另一张风雅名片!”那温婉的语调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好!”何济抚掌大笑,毫不吝啬地赞美,“这才是我认识的柳大家!温婉如玉,内蕴锦绣!”
有了何济的首肯和慕容月的财力支持(“包在我身上!如烟姐姐的琴坊,必须是最好的!”),加上楚晚晴情报网对“翠竹巷”最佳地段的精准锁定,“烟雨琴坊”的筹备以惊人的速度展开。柳如烟仿佛焕发了新生,亲自参与园子的设计与布置,一草一木,一窗一几,无不体现着江南园林的精致与琴韵的雅致。她更是将自己珍藏的琴谱和多年研习的刺绣心得倾囊整理,准备开坊授课。
开坊之日,选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更添江南烟雨朦胧的诗意。翠竹巷深处,一座白墙黛瓦、掩映在翠竹与芭蕉丛中的清雅园子,门楣上悬挂着由何济亲手题写的“烟雨琴坊”四个飘逸大字。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唯有悠扬的琴声从园中水榭流淌而出,如同天籁,吸引着路过的行人驻足倾听。
园内,水榭临池。柳如烟一身素雅的月白绣兰花襦裙,怀抱焦尾琵琶,端坐于琴台之后。她并未浓妆艳抹,只略施粉黛,却更显清丽脱俗,气质如空谷幽兰。纤纤玉指在琴弦上跳跃,一曲《春江花月夜》如行云流水,时而婉转低回,如情人絮语;时而清越激昂,似月涌大江。琴音袅袅,与淅淅沥沥的雨声、风吹竹叶的沙沙声完美交融,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江南水墨画卷。
水榭周围,早已坐满了闻讯而来的文人雅士、世家公子和闺秀小姐。他们屏息凝神,沉醉在这洗涤心灵的琴音之中,眼中充满了对柳如烟琴艺的惊艳与倾倒。当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
“此曲只应天上有!柳大家琴艺,当真是登峰造极!”
“闻此一曲,三月不知肉味!”
“烟雨琴坊,名不虚传!武陵城从此多了一处风雅圣地!”
柳如烟起身,对着众人盈盈一礼,姿态优雅从容,声音温婉动听:“诸位谬赞。琴道无涯,如烟不过初窥门径。今日开坊,旨在以琴会友,以艺传情。坊中除琴艺传授,亦有融合琴曲意境之江南绣品,可供品鉴。”她轻轻抬手,指向水榭两侧悬挂的几幅精美绣品。那绣品上,或是高山流水觅知音,或是月下独酌思故人,针法细腻,意境深远,将琴曲的韵味完美地凝固在了丝线之间,引得众人啧啧称奇,争相询问。
何济并未坐在显眼处,而是隐在一丛翠竹之后,抱着手臂,含笑看着水榭中如同明月般皎洁生辉的柳如烟。看着她从容应对各方赞誉,看着她温婉中透出的自信光芒,看着她将琴音与绣艺完美结合,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他的如烟,就该这样光芒万丈!
开坊仪式圆满成功。接下来的日子,“烟雨琴坊”门庭若市。前来求教琴艺的闺秀络绎不绝,求购绣品的订单更是雪片般飞来。柳如烟忙而不乱,耐心教导,温婉的气质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琴坊的收入不仅为桃源提供了可观的财力支持,更在武陵城的上层社会为桃花源树立了清雅高洁的正面形象,与慕容月西域商会的豪奢大气相得益彰。
这一日午后,琴坊送走了最后一批学生,显得格外宁静。细雨初歇,水榭旁的荷花池上弥漫着淡淡的水汽。柳如烟独自坐在琴台前,指尖无意识地拨动着琴弦,发出几个不成调的音符,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也蕴含着巨大的满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