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青河一中的“特殊新生”与红外下的暗影(1 / 2)
盛夏的蝉鸣聒噪,青河县机械厂家属院却弥漫着一种与炎热不符的躁动。陈默保送一中、学费全免的消息像长了翅膀,成了街头巷尾最热的话题。
“听说了吗?老陈家那小子,上初中不要钱!省里掏腰包!”
“啧啧,这娃出息了!搞那些‘破铜烂铁’还真搞出名堂了!”
“杨老师呢?以前不是老说人家不务正业吗?这下脸往哪搁?”
“嘘…听说调走了,去后勤了…”
议论声中,陈默的日子却异常平静。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家里那个越发拥挤的工作台前。
*示波器(Sb-14)的绿光稳定闪烁,屏幕上是他用气泵和酒精(暂时替代“黑糖”)模拟脉冲管燃烧的压力波形。虽然不如“黑糖”猛烈,但优化后的管型和点火位置,让波形震荡更规律了些。他在本子上记录着参数,脑子里对比着基地的数据。
*工作台一角,那枚指甲盖大小的**InGaAspIN红外光电管**被小心地固定在自制的支架上,前面是王振邦附赠的凸透镜。他按照张振华给的简易电路图(前置放大+电压比较),用面包板搭了个基础电路,输出端接了个发光二极管(LEd)。
***目标:**探测发热物体(验证红外感知能力)。
实验很简单:陈默用手靠近光电管(透镜聚焦区域)——LEd亮起;手移开——LEd熄灭!
“成了!”陈默眼中闪过兴奋。这验证了最基本的功能!但这只是开始。他需要更灵敏,能区分不同温度,甚至…探测运动的热源!
他从书桌抽屉里翻出王振邦送的那套绘图工具,在崭新的绘图纸上,开始勾勒一个更复杂的构想:
1.**红外“眼睛”:**核心是这枚红外管和透镜。
2.**信号处理:**需要多级放大、滤波(去除环境热噪声),可能需要用到基地见过的运算放大器。
3.**目标指示:**光点亮灭太粗糙。他想要一个能“指方向”的!比如…用两个红外管并排,比较信号强度差来判断热源在左在右?或者…配合一个能转动的云台?
4.**“大脑”升级:**简单的比较器不够用了。他想到了基地见过的Z80单片机开发板(虽然他还不会编程),或者…更现实的,用一堆逻辑门芯片(74系列)搭个简易的状态机?
图纸上线条纵横,标注着稚嫩却思路清晰的字迹:“热源定位?”、“信号差比较?”、“步进电机驱动?(需要脉冲电路)”。一个粗糙的“被动红外探测与指示系统”雏形,在他笔下逐渐成型。这玩意儿,晚上用来“看”人或者动物,绝对比光电探测器强百倍!
就在陈默沉浸在红外世界时,林卫国的吉普车再次停在了陈家小院门口。这次,他带来了两样东西:
1.**录取通知书:**青河县第一初级中学的正式录取通知书,盖着鲜红的公章。上面特别标注:“英才计划学员,学杂费全免”。
2.**一个牛皮纸档案袋:**封口盖着“青河县教育局”的骑缝章。林卫国当着陈建国夫妇的面拆开,里面是:
*陈默崭新的户口本页复印件(户主:陈建国)。
*陈默的小学毕业证、成绩单复印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