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抓教育确立大纲(3)(1 / 2)
第287章:抓教育确立大纲(3)
赵启摆了摆手道:“等一下,别说你帮不上忙,这样吧,你取纸笔来,然后记录!”
月儿听到还能用得上自己,马上高兴的到书案上取来纸笔,然后看一下赵启道:“夫君,你说吧,写什么?”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赵启和皇甫英两个人按着思路,从初级学堂的教育大纲开始整理,二人边说边议论,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时,便示意月儿记录。
三个人一直忙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内的电灯已经亮了。
蒋艺涵匆匆来到赵启的书房叫几个人吃饭,三个人才停下工作。
这样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赵启和皇甫英都在忙着教育大纲的事情,大部分时间月儿都凑过来给二人做记录。
十天以后赵启和皇甫英参考了后世教育大纲以及教学内容,再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完成了初等学堂和中等学堂的教育大纲。
大纲中明确规定,将汉字的简化字作为官方文字在华国全国范围内强制推广。
当然了,这些简化字也并不是后世独创,而是在文字的演化过程中,在历来的书法中也是这样写的,只不过是后世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在前世各种简化字的基础之上改变而来。
赵启还将后世入学用的汉语拼音识字法纳入初级学堂的入学课程,这样便可以极大的解决汉字的认字问题。
大纲中强化了初级学堂和中级学堂所要教授的各门课程,在所有的各阶段学堂加入了数学、体育、历史、地理、爱国主义教育、绘画等等。
在中等学堂加入了物理、化学、政治。当然无论在任何阶段的学堂汉语学依然作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
在数学的教学大纲之中,赵启和皇甫英完全仿照后世的教学体系,将阿拉伯数字的运用深入到数学的日常日常教学中。
还在数学的课程之内,融入了后世的几何学。
在历史这门课程中,赵启根据前世所有的史料,编撰了历史课本的内容大纲,并责成专人将华国的建国家段历史进行系统的编纂。
历史是一面镜子,民众只有熟知的历史才能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在以前历朝历代历史资料中,赵启也进行了相关的甄别,给予了历朝历代正确客观的评价。
爱国主义教育这门课是赵启下了很大功夫来完成的。
因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有凝聚力,就必须从小培养民众的爱国情怀。
让这种爱国情怀深深地根植在民众的骨子里,因此赵启特别重视这门课程。
当然这里面的很多课程仅用十天时间,只是写出了一个框架梗概,甚至提纲。
其余更多的东西需要后来组织专门人去完成细节的内容,这些工作就不用赵启再去操心了。
完成好初级学堂和中级学堂的大纲梗概内容之后,赵启将教育部组织的人员全部召集到一起,对大纲的更改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说明。
并根据这些人的特长,将这些人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负责一门学科的内容整理。
此次抽调的撰写教学大纲内容的人员多半是各个高等学堂的老师。
这些老师已经对他们从事教学的专业内容非常熟悉了,当然他们的教学内容也是当初在番禺和龙编时赵启整理的。
这些人到这时才有了具体的工作方向,按照赵启给出的大概内容去增加细节性的内容。
四个月以后,所有的各学科教学大纲具体内容整理完毕。
当然,这过程中又经过了几次的修改和增删,直到赵启最终审定才算通过。
而后,在教育部召开了一次专门针对推广教学大纲内容的会议。
在会议上,赵启严肃的指出了一定要按照目前制定教学大纲严格执行!
责成各地的印刷厂马上排版,开始印制各个阶段的教材。
赵启还跟内阁总理郭淮详细的商量过后,在内阁组织了相关部门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会议上,赵启责成政工委员会和内阁的行政部门、宣传部门等等各个部门联合针对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广泛的宣传。
力争达到所有的民众都能对教育产生一定的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劳动力缺乏的地区实施半天学习,半天在家帮助父母劳作的方法。
还责成立法委员会,要针对强制普及教育问题进行宣传。
借着此时的契机,赵启还提出了全国推广简化字的同时推广统一的普通话,要求全国范围内各级教师要集中进行普通话的培训和学习。
要求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学堂老师必须用普通话的教学。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普通话跟后世的普通话并不相同,而是以此时的官话为基准进行发音的矫正以后,认定的一种官话。
而且赵启重点强调了在华国新开辟的区域,特别是原来并不是华夏民族聚集的区域,强制推广普通话和汉字简化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