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章 奇怪的老孟头(1 / 2)
笑过之后,包知县深深的看着程煜,又扭脸看了看庞县丞。
“小庞啊,我早就说过,煜之真的不该在捕快这个身份上浪费时间,他这份心思,若是入仕的话,不出几年,只怕你就该等着他提携你了。”
庞县丞深以为然,道:“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煜之却能从全局的观点上去看,纵使他现在连个秀才的身份都还没有,却已经拥有了自上而下的眼光。可惜了啊可惜了,你说说,煜之你这小子怎么就不肯去了吏藉考个县学呢?如你这般才干,只要做好八股,我定会推荐我的老师收你,哪怕只是三甲,也定能为你谋个庶吉士出身。届时,如你这般才能,在翰林院必将大放光彩,若有朝中阁老看中,甚至都无需外放,在京中也必定步步高升。煜之啊煜之,你虽然现在年岁稍嫌有些大了,但恰好明年乡试,后年便是春闱,你现在回去苦读还来得及。你是不是不喜八股?糊涂!你当我和老包是天生爱写八股么?那还不是为了金榜题名。你忍得两年,自此便是你大展拳脚之际。相比起你现在这小富即安的状况,届时你才会知道何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听我和老包一句,办完这次的差事,我们就帮你除了吏藉,你进县学好好做功课,我和老包可以辅导你。我就不信,凭我二甲第三的八股水平,还教不出个三甲进士了。”
见庞县丞又一次的旧事重提,程煜只得苦笑摇头。
对于原本这个程煜,为何不肯读书,非要当个捕快,程煜自然是不甚了了。但他只是来做任务的,也着实没必要去管这些。
之所以觉得这是旧事重提,那是因为庞县丞这番话大概对原本那个程煜说过很多次了,每一次的说辞都相仿,程煜甚至在听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后边他要说些什么。
对此,他除了苦笑还能如何呢?
“庞叔您怎么又来了,这事儿咱们不是说好不再提了么?我连个生员的身份都没有,县试还还说,您二位徇个私舞个弊把我名字加上也无妨,可府试和院试呢?我都没参加过府试啊,遑论院试了,我哪来的资格参加明年的乡试?”
一向昏聩的包知县,此刻却是猛地一拍桌子,怒道:“你这小子,你要是早点肯听我们的话,早去参加了今年的府试,你现在已经在府学读书了。”
看包知县那模样,恨铁不成钢,那是真的替程煜在惋惜。
庞县丞却是摆了摆手,悠然自得道:“要个生员的身份那么难么?府试你是没参加,可谁说非得参加过府试、院试才能参加乡试?有个监生的身份,不也一样可以?”
监生,说的是国子监的学生,在明清两代,只要进入到国子监读书的,就都可以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所谓的监生,便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拥有跟普通生员相同的身份和地位。
而进入国子监学习,通常有几种途径。
其一,你是官员子弟,这样你一生下来就具有进入国子监读书的权力。
其二,举监,若是已经中了乡试拥有了举人的身份,但却没能会试得中,也是可以进入国子监继续学习深造的,以期三年后再考。
其三,贡监,这是由地方官员选拔的优秀生员,说白了,这些人也本就拥有了乡试的资格,只不过进了国子监学习,更容易考中罢了。
第四种,则是由祖上的官职或者功勋获得资格的官员后代,这跟第一种其实基本一样。
第五种和第六种,则是面对更加普通的普罗大众了。
一种是民生,是由地方官员保送的民间俊秀,而最后一种,则是直接花钱买一个国子监学生的资格,名为例监。
这两种,都是程煜可以走得通的路。
若是早上个一年半载,程煜其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例监。
花钱呗,反正他又不是花不起,三百六十两银子,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那是天文数字,一辈子一家人拢共也就赚这么多钱,甚至还不到。可对于程煜而言,顶多也就是一两个月的进项罢了。
而现在,程煜更多了一条路,那就是民生。
之所以说早些时候这条路走不通,是因为虽说民生理应是州县官员举荐,也就是说由包知县举荐就可以,但每年民生的名额十分有限,塔城可以举荐,其他的州县也可以,知府会把谁的名字报上去,那就要看亲疏远近了。很显然,包知县近三十年如一日的在塔城被上司不闻不问,虽说小日子很平静,但显然他背后是没有什么势力的。他举荐的人,毫无疑问是比不过别的州县举荐上去的人的。
而现在不同了,庞县丞的老师重回中枢,出任礼部尚书。朱佑樘在位的年代,内阁权力日大,但却还没有达到明世宗嘉靖年间可以压制六部的程度。此时的六部尚书,依旧是官员最高权力的代表。当然,在他们之上理论上还有三公三孤这些一品官的存在,但从宣德正统之后,三公三孤基本都是虚衔,只用于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
本朝朱佑樘弘治帝刚刚登基不久,三公三孤这些虚衔都还空置,但显而易见,朱佑樘刚刚登基不久就把他的老师从东北苦寒之地召回,并且直接就是正二品的礼部尚书,他日出任吏部尚书成为官员中的实际第一人也未可知。关键是,朱佑樘是真把那老头儿当老师啊,那么,即便是要封赏三公三孤的头衔,请问还有谁比如今的礼部尚书更加适合呢?
否则,也不会说老头儿回京复职之后,他当年的那些门生,就全都成了炙手可热之人了。
在这种时候,包知县的举荐或许还没那么重要,但如果庞县丞也在举荐信上落款呢?知府恐怕也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民生的名额年年都有,可得罪了极有可能在本朝第一个获得三公三孤称号的人的学生,那就殊为不智了。
所以现在的庞县丞,当然可以自信满满的旧事重提,让程煜去参加科考。
包知县原本没想到这一点,至于例监,一来所花颇巨,二来即便进了国子监,也会被人瞧不起,真要能高中一甲,又或者在二甲中名列前茅倒也罢了,如果只是个三甲,恐怕庞县丞也真还没办法让他那位高居礼部尚书之位的老师举荐程煜成为庶吉士。要知道,庶吉士,虽然没品没级,但那可是成为中枢入内阁的最佳途径啊。
此番听到庞县丞的这番话,包知县昏聩的双眼再度一亮:“对呀,煜之,老夫还真是忘记了,小庞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以他之名,帮你谋个民生的国子监名额,已然是易如反掌,你也毋庸担心其他的监生瞧不起你了。”
程煜再度苦笑不已,盘算着自己让苗小乙去找老孟头,此刻差不多也快到了,连忙岔开话题,回归到当下的案子上。
“二位贤叔,当下是火烧眉毛,咱们还是先把眼前的案子对付过去吧。刚才庞叔说,此刻不着急上报知府,煜之也深以为然。费林那边我待会儿便去跟他陈明利害,让他主动揽下这档子事。”
“你这小子,一跟你说起读书的事情,你就顾左右而言他。”庞县丞显然十分不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