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2章 你的葬礼孤亲自操办(1 / 2)

加入书签

太子宫外,那自东向西绵延近一里的售粮棚,仍在源源不断的卖出每石五十五钱的平价粮。

太子刘荣亲自坐镇,河间王刘德、临江王刘淤,以及常山王刘彭祖、中上王刘胜兄弟四人,则于一旁鞍前马后。

有那么几天,长安一带的百姓,都因为太子出售的平价粮,而稍感到了些许安心。

毕竟有太子的平价粮在,任是其他粮商米贾将粮价抬上天际,关中尤其是长安左近的百姓民,总还是有太子的平价粮可以买来吃。

但很快,这才刚涌现在百姓心中的安心,便随着粮价的诡异变动,而再度化作惴惴不安。

太子,或者说少府的平价粮,其平抑粮价的逻辑非常简单:通过官方的身份,以及庞大的库存下场,强行扰乱市场价格,逼迫粮商们压低粮价。

就好比此番,刘荣以五十五钱的价格售卖平价粮,粮商们要想卖出手里的粮食,甚至是和刘荣抢市场,那就必须以更低的价格挂牌,才能将手里的粮食卖出去。

顶天了去,也只能将粮价定在同样的五十五钱每石,才能让百姓在买内帑平价粮的同时,也从自己手里买粮食吃。

哪怕考虑到某些偏远地区主要是距离长安,以及新丰、蓝天这三处平价粮售卖点较远的地区,百姓不大方便长途跋涉去买平价粮,当地的粮商们,也至多只能把粮价定在六十钱每石;

只有这样,粮商们才能确保手里的粮食,能在秋收前卖出去、被百姓吃进肚子里,而不是在仓库里吃灰,并留到来年,变成陈米。

若是再高,哪怕是六十一、二钱每石,老百姓就很可能会发挥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哪怕多走几步路,往长安走一趟,也一定要省下这几枚铜钱!

但从刘荣力主平抑粮价,对外出售平价粮开始,事态的发展主要是粮价的起伏,却并没有按照正常的轨迹运行。

一开始,粮商们大都采取了惹不起躲得起的措施,直接歇业停售,来对抗刘荣的平价粮。

这还能理解为不死心的挣扎,以及异想天开的对抗强权。

至于那极少数以七十钱左右挂牌卖粮的粮商们,则属于粮商群体当中的聪明人,知道自己扛不过大势,便拿着七十钱的价格出来试试水、探探风。

按照正常的逻辑,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刘荣的平价粮次序售出,这些聪明人便应该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将粮价逐步压低,一直到卖得出粮食为止。

但诡异的事,也恰恰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

在刘荣于太子宫外大张旗鼓,亲自出售平价粮的第二十日,关中仅有的十几家仍在对外卖粮的粮商米贾,极为默契的将粮价,从七十钱抬高到了七十二钱。

乍一眼看上去,这么做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你卖七十钱,老百姓不买;

你卖七十二钱,老百姓依旧不买。

反正有太子的平价粮在,谁愿意吃这个亏?

而后,便是接连十几日,这些粮商们对外售卖的粮食,都以每日涨二钱的涨幅,极其规律的缓慢提高。

到夏六月下旬,粮价被抬高到八十八钱每石的时候,那些先前闭门停业的粮商们,也重新恢复了营业。

粮食挂牌价:九十钱每石!

刚好是刘荣的平价粮开始对外出售前,关中粮价曾到达的峰值。

这一下,关中顿时人心惶惶,便是朝野内外,也开始传出流言蜚语。

太子的平价粮,仍旧在以五十五钱的价格往外卖,关中的粮价,怎还不降反涨?

尤其是那些原本闭门歇业,宁愿把粮食捂在手里坏死,也不愿意低价出售的粮商们,也重新以九十钱每石的高价挂牌卖米;

难道这些人,真的是脑子瓦特了?

很显然:作为任何时代,都最具智慧的群体,商人们不会做任何没有意义的事。

刘荣的平价粮还在往外卖,商人们却齐齐挂牌高价粮,丝毫没有被刘荣那作价五十五钱每石的平价粮影响,这只能说明一件事。

刘荣的平价粮,已经没剩多少了。

长则七八日,短则两三天,刘荣手里的平价粮必将售罄;

到那时,粮商们作价九十钱甚至仍在徐徐涨价的高价粮,就将自然的接过粮食市场,供应关中百姓的口粮。

于是,朝野内外议论纷纷,对于刘荣此番平抑粮价,越来越对的人,开始持有悲观态度。

有人登上了内史的门,催促内史田叔赶紧下场,别再仍由太子胡来;

有人跑去了少府官署,无所不用其极的向少府岑迈,探听起内帑的存粮状况,以及刘荣手里的平价粮余额。

更多的人,则是着急忙慌的写起奏疏,将自己对关中的担忧,着急忙慌的发往百里外的甘泉宫,送上天子启的御案前。

短短几日的功夫,如雪花般飞出长安的奏疏,险些将甘泉宫的天子启给掩埋;

无可奈何之下,便是天子启也有些坐不住,派人回了一趟长安,向刘荣询问起具体状况。

得了刘荣问题不大,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的答复,天子启心下稍安。

纵是仍有疑虑,也还是选择相信至少是表现上选择相信刘荣,暗下里却也没忘向巴、蜀,以及关外的敖仓,秘密发去调粮诏。

巴、蜀的调粮诏,是即刻运送粮食入关中;

至于荥阳敖仓,毕竟系天下之重,天子启只是提前打了个招呼:做好向关中运粮的准备,等朕的下一封诏书。

天子启明面上相信太子,暗地里也做好了给刘荣擦屁股的准备,东宫太后却是对此置若罔闻。

先是通过太子家令窦彭祖,从窦氏外戚的大本营:清河郡,运了二十万石粮食入关,以供刘荣平抑粮价;

之后又借太子太傅窦婴的口,给刘荣带了话:粮食,关乎宗庙、社稷之根本,太子务当慎之又慎。

很显然,对于关中正在发生的事,窦太后的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即:粮商们背靠寥寥几家愚蠢的功侯,在不自量力的与太子作对。

或者应该说,是有一位手眼通天的人,正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蒙蔽这位孝文窦皇后的视听

时间来到秋七月,舆论已经发酵到顶峰,就连刘荣的太子师:老丞相申屠嘉都有些坐不住了,特地上门找上了刘荣,隐晦的表达了如果家上搞不定,臣可以想想办法的立场;

至于太子三师中的其余二人窦婴嘴上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但面上憔悴之色也是日益见深;

周亚夫则还在因自己做了丞相、无法继续领兵生着闷气,索性跑去了霸陵的庄园,优哉游哉度起了假。

待朝野内外,都颇有些物议沸腾的征兆时,刘荣终于动了。

刘荣来到了尚冠里,来到了堂邑侯府外。

太子驾临,堂邑侯府自然是做足了礼数,将侯府上下提前洒扫干净,更由堂邑侯陈午亲自在门外相迎。

但刘嫖不在。

迎接刘荣的队伍中,并不见馆陶公主:刘嫖的身影

“哎哟”

“难得太子屈尊降贵,愿意来我这破地方坐坐;”

“我这不争气的身子哟”

堂邑侯府,正堂之内。

将刘荣引入正堂后,堂邑侯陈午便给刘荣递了个苦涩无比的眼神,旋即便识相告退。

而在正堂上首主座,馆陶公主刘嫖分明面色红润,甚至喜上眉梢,此刻却做作的以手扶额,拙劣的装出一副抱恙的架势,为自己没能出门迎接,向刘荣给出了個敷衍至极的解释。

刘嫖尚且如此,陪坐于正堂内的其余几位功侯,自然也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各自向刘荣象征性的拱手见过礼,便各自噙着笑坐回原位,好整以暇的上下打量起刘荣。

在这些人看来,刘荣今日登门,是来投降输一半的。

刘荣投降,那自然是刘嫖的胜利,更是这些人的胜利。

刘荣愿意投降,朝堂此番平抑粮价,便算是彻底失败。

就算后续,天子启不遗余力的为刘荣擦屁股,关中今年的粮价,也休想跌回八十钱以下!

八十钱,比过往高出了足足三十多钱每石;

考虑到在场众人,无不是食邑数千户,每年能从封国得到数万,乃至十数万石粮食作为租税的彻侯,这三十多钱差价,将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带来至少上百万钱的额外收益。

近乎收入翻番!

这又如何不让这些肥头大耳,身无长技的贵族老爷们喜出望外?

得意忘形之下,便是看向刘荣的目光中,也少了许多原本该有的恭敬。

储君?

也不过尔尔嘛!

还不是被我们哥儿几个,逼到不得不登门投降的地步?

“好歹也是太子的亲姑母,这又抱病卧了榻;”

“怎太子登门,也没想起来带上些拜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 重生末世:从打造最强基地开始 兵王修道:身边量产仙帝 职场风流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进错房!误惹战少,娇妻休想逃 我在万倍地球上,猎杀外星神明 穿越之明萌贵公子 花都大仙医 躺平:老婆修炼我变强 师娘赶下山:九个师姐绝色倾城 欢乐界 火系法爷修炼指南 四合院:猎人开局,枪指贾张氏! 符道长生路 无名江湖录之九阴日记 从念动力开始的诸天旅行 末世:多子多福,从高冷班花开始 穿越后系统给双修功法什么意思? 人在斗罗,我是龙神之子 武魂:开局觉醒黄金帝龙 华娱:导演只想省钱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日娱之变身男女 让我假装男友回家?我假戏真做! 铁腕官途 游戏停服,玩家退服我贷款买装备 玄仙命书:家族修仙 海贼:罗杰时代的世界最强 长生送葬:敲木鱼能继承亡者遗物 新手村合出神器,怪物们,颤抖吧 诸天之九门楼 全民觉醒:你管死灵法师叫骑士? 四合院开局:我媳妇188会太极 星穹铁道,剧情又崩了?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魂穿小智,开局灭狗豪 神级选择:开局契约雷电将军 恐怖的地下世界 村后有片玉米地 今生:上部 开局小学生,留遗书上战场 甜疯!冷冰冰的宋律师英年早婚了 智能生命春花 战锤:从行星总督开始 跨界修真者 英雄无敌之世界新篇 天师莫十七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开局成兽:主人竟是重生女帝! 魂穿重生重燃江山美人梦 村妇凶猛 从急诊科医生到最强全职国医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军旅:全军震惊,我儿边关一战 霍格沃茨的库洛魔法使 道侣三千 独掌苍天 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 冷漠无情,开局拔刀逼千金结婚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