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7章 鱼儿上钩(1 / 2)

加入书签

李源沉浸在餐霞秘术的修行之中,一晃,就是数月过去。

山外的事情,他已没有关注,一心修炼日精月华,吸纳漫天星辉。

那神职构建的仙躯,好似在产生某种超乎预料的变化。

老道长创法餐霞时,乃是以人族之躯推演。

或许根本未曾想过,自己的独门餐霞秘术,会被师弟尘游散人传给一位仙神。

按照餐霞秘术的描述,修炼之人运转秘术,吸收日精月华、吸纳星辉入体,应当慢慢锤炼出一具‘近道’之体。

可李源的仙躯,本就是天道之力的演化,是天庭神职构建而出。

道之演化的身躯,再去从零开始,运转餐霞秘术吸收这日月星三光之‘气’,又会产生何等的变化呢?

李源修行数月,发觉自己体内涌现出了一股奇特的能量。

不同于灵气、仙力,也并非日月星之气。

乃是与他仙力纠缠之后,蜕变出的特殊气息。

这股气息十分周正,带着神秘的浩然之威。

李源做了对比,发觉这种气息能量在同等数量之下,比之仙力还要强悍霸道三分,更具有大道之韵。

若是将其与妖力、修士的法力相比,更是强横了数倍不止。

其中,日精为阳,月华为阴;星辉之力,便好似是隔开阴阳分晓的黄金线。

这种气息能量一旦使出,其中蕴含之威,足以令人惊讶。

李源暂时无法研究透彻,见其充满神秘色彩,带着玄奥之义,将其称之为——玄气。

这玄气凝聚日月星三光,又以餐霞秘术之玄妙,融合了仙力。

脱胎于诸般气息之中,无比强横。

修出玄气的一刹那,李源便加强了对自身的遮蔽效果,以防被外界探查到情况。

他有预感。

这,将是一种底牌。

若是将来对敌,将这玄气使出,怕是有奇效。

妖魔、修士不用多说。即使与仙神对上,修为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只要将这玄气施展而出,对方的仙力将无法力敌,瞬间便能打出优势。

甚至,玄气足够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做到破除法术、镇压仙力的效果。

玄气的诞生,令李源无比兴奋,仿佛找到了一条未知的神秘之路。

若是钻研得当,这玄气一物,或许将是足以令漫天仙神忌惮的手段。

除此之外,玄气似乎还在洗礼着李源的仙躯,带着大道之韵,将李源的仙躯不断滋养强化。

虽然不比溟的精血那般,带着不朽不灭、滴血再生的性质,能够直接修出真正的肉身。

但也或许能温养出一副...堪比法宝的坚硬仙躯。

清静的日子,也没过上太久。

暗中,终究是有鱼儿忍不住,咬钩而来。

安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带着一柄古朴的神弓,透出滔天的杀戮气息。

这位不速之客直接站在安山地界的边缘,以那古朴神弓,对着李源射出了一箭。

这一箭,令天穹黯淡,万物噤声。

唯有那箭矢的破空之声,成了世界的唯一。

只是短短半瞬,这支箭矢便刺破了空间,在途中留下漆黑的破碎之景,直取安山之上。

山头。

李源正在吸收大日精华,修行餐霞秘术。

突然,浑身汗毛一炸,仙躯发出了本能的示警。

那虚无的神职,仿佛在颤栗!

预示着死亡的临近!

他下意识就要唤出伏殇剑,拔剑阻挡。

以伏殇剑之力,绝对能抵挡下此箭之威。

但在这电光火石间,李源硬生生克制了念头,转而取出了一把黑伞法宝。

他伪装许久,就是为了钓条大鱼。

若是被人这般试出,便是前功尽弃。

短短半瞬,李源思考了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 超人在漫威:修吞噬法,独步诸天 你们一个都别想重生 重生:我的老师是大仙尊 天宇宫阙 快穿天凉了,该灭渣满门了 安陵容重生:从碎玉轩开始改命 老公收敛点,天都被你捅破了 雌皇凤里牺之天门令 咒回:你管这叫游戏 灵选风华 港城之开局怒赚十亿 发布星穹铁道,角色们都玩疯了! 许你鲜衣怒马 人在奥特:我破防别人就变强 诡异:外置大脑和人形兵器 噬天珠 被绿后,系统逼我做渣男 佛系辅助的荒星种田日常 率土:最强雇佣兵 我打律者?真的假的 婚不由己:陆先生先动心 男主怎么就逮着我一个炮灰薅 天赋百分比斩杀,我反手攻速拉满 不良人:殿下收手吧!前方玄武门 神油 末世重生:拥有系统后全家无敌了 盗神戒传承者楚风闯都市 乡野村花 情毒已深 洪荒:这个通天看见了未来 绝世天资被欺辱,我叛出宗你哭啥 真好,又是在王府躺平摸鱼的一天 昭和皇后 神奇宝贝:羁绊皮神 下乡后,靠签到系统带飞姐妹 综武:我以朝廷镇江湖 快穿:美貌炮灰女配失忆后 不是哥们,你又哪个平行世界的我 魔女校花从无绯闻,直到遇上了我 永恒世界之永恒篇 在外太空建长城,被蓝星直播了! 特种兵的心尖小甜宠! 剑冢,酒仙,醉斩天门 修真老祖在星际带崽,活着就好 快穿娇宠:获得大佬宠爱易如反掌 凡人修仙:通天塔 阿宝重生之宿命情缘 修仙界破烂王 好女孩要珍惜,那坏女孩呢? 弓手天赋拉满,我杀穿万族 副本纪元:我设计五常,虐翻全球 快穿恶女人生,不做主角踏脚石 末日游戏之我是NPC 安静的思想 【魔道同人】我在夷陵养阿婴 林平之给我上香,我教他万剑归宗 校花骗我进黑厂,我以杀证道! 追源:开个团去抢宝 大宋小食神 伯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