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1章 乱起(1 / 2)

加入书签

逮着少阳星君好一顿忽悠,这年轻仙神小伙领着李源的任务就高高兴兴地跑开了。

李源如今刚上任,威势正浓,其他星神定然觉得他会做些什么。

但李源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雷声大雨点小,甚至直接不管不顾。

腐朽并非一日蚕食,也不可能一朝拔起,除非想要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在众多星神警惕不已时,必然处处防备,李源便懒得费力气去严查了。

做出对少阳星君隐隐有芥蒂的模样,却将调查的事情暗中安排在少阳星君身上。

如此,借他人之手试探,反倒能站在旁观的角度,看清事情。

既然少阳星君是金元仙神的弟弟,以金元仙神的为人......值得李源先付出信任,尝试一番。

当然,若是少阳星君并不干净,那此事李源也不亏。

至少可以借少阳星君之手试探,甚至强行命少阳星君彻查,让他们之间互相内斗。

不过,李源心中认为,他应该不会看错人。

这就是个颇有朝气、容易忽悠的年轻仙神,由于背后站着大名鼎鼎的太阳神君,所以处处顺利,没经历过太多勾心斗角。

好忽悠的程度,与当年的陈煊都差不多了。

天璇主殿空空荡荡,李源站在主位旁边,也是默默思量了许久。

如今,他已不是当年那个荒凉山体的九等小山神,许多事,怕是不好任意而为。

要好好思量,尽量做到完善。

否则,一旦激进过度,将会牵连无辜的生灵。

被敌人报复过太多次亲友、以及麾下的无辜百姓,李源都有些忌惮了。

再加上现如今大劫来临,大幕渐起,仙神妖魔都变得愈发浮躁。

劫意汹涌之下,随时可能发生影响三界的大战。

届时,苍生蒙难,怕是伴随无尽的血与殇。

如今的安山地界,生灵何止数百万,哪怕有残破人皇战旗庇护、有仙宝庇佑,也不敢说固若金汤。

这可是出不得半点事情的。

即使为了他们着想,李源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乱来了。

要么成为大能,镇守一方,无人敢犯;要么,就行事稳妥一些,循序渐进,莫给敌人疯狂报复的机会。

“人间,要有足够守护人间的力量。”

“安月,灵科,修士......希望,能找到某种足够抵抗仙神妖魔的平衡。”

李源站在空荡荡的天璇主殿,眉头微皱,负手踱步,渐渐向外走去。

他的心,从来向着弱小无辜的一方。

妖魔蚕食人间,仙神放牧众生。

人间生灵必须崛起,才能保住三界之一的名号。否则,只不过是仙神和妖魔的游乐场罢了。

当李源走出宽阔的天璇主殿,望向广袤的星神宫殿群,一时有些恍惚。

入天庭任职,当元魁星君,接触仙神权柄......真的是个好决定吗?

入局者,若是身在局中,还能否将整个桌子掀翻?

在沉思之中,李源走远,往人间飞回而去。

星神宫的仙神们现在肯定十分警惕,硬着头皮查,也无法查出太多东西。

李源也不想白费劲。

还不如回去发展自己的山头,等少阳星君的消息。

这次上天,主要就是在星神宫正式确认一下自己的‘地位’,在众多星神面前露个脸。

在天璇大能的支持下,以元魁星君之名,告诉众星神,此后,星神宫归他李源管!

......

回到安山地界。

李源盘坐老树之下,还没来得及与诸葛老登多聊聊天,就收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有修行者染血而归,于山中请援。

“山神老爷,旭州以北,当初的蛮族之地,如今的蛮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 超人在漫威:修吞噬法,独步诸天 你们一个都别想重生 重生:我的老师是大仙尊 天宇宫阙 快穿天凉了,该灭渣满门了 安陵容重生:从碎玉轩开始改命 老公收敛点,天都被你捅破了 雌皇凤里牺之天门令 咒回:你管这叫游戏 灵选风华 港城之开局怒赚十亿 发布星穹铁道,角色们都玩疯了! 许你鲜衣怒马 人在奥特:我破防别人就变强 诡异:外置大脑和人形兵器 噬天珠 被绿后,系统逼我做渣男 佛系辅助的荒星种田日常 率土:最强雇佣兵 我打律者?真的假的 婚不由己:陆先生先动心 男主怎么就逮着我一个炮灰薅 天赋百分比斩杀,我反手攻速拉满 不良人:殿下收手吧!前方玄武门 神油 末世重生:拥有系统后全家无敌了 盗神戒传承者楚风闯都市 乡野村花 情毒已深 洪荒:这个通天看见了未来 绝世天资被欺辱,我叛出宗你哭啥 真好,又是在王府躺平摸鱼的一天 昭和皇后 神奇宝贝:羁绊皮神 下乡后,靠签到系统带飞姐妹 综武:我以朝廷镇江湖 快穿:美貌炮灰女配失忆后 不是哥们,你又哪个平行世界的我 魔女校花从无绯闻,直到遇上了我 永恒世界之永恒篇 在外太空建长城,被蓝星直播了! 特种兵的心尖小甜宠! 剑冢,酒仙,醉斩天门 修真老祖在星际带崽,活着就好 快穿娇宠:获得大佬宠爱易如反掌 凡人修仙:通天塔 阿宝重生之宿命情缘 修仙界破烂王 好女孩要珍惜,那坏女孩呢? 弓手天赋拉满,我杀穿万族 副本纪元:我设计五常,虐翻全球 快穿恶女人生,不做主角踏脚石 末日游戏之我是NPC 安静的思想 【魔道同人】我在夷陵养阿婴 林平之给我上香,我教他万剑归宗 校花骗我进黑厂,我以杀证道! 追源:开个团去抢宝 大宋小食神 伯言传